武汉政策力度空前 单个商业航天项目最高支持3000万元

  拥抱万亿规模市场 武汉政策力度空前 单个商业航天项目最高支持3000万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畅 实习生 严思琦 通讯员 唐诗

  前有领跑,后有追兵,武汉商业航天产业如何振翅高飞、竞逐上游,避免“起大早赶晚集”的尴尬?

  7月16日,武汉发布《推进商业航天突破性发展若干措施》(简称《措施》),将举全市之力打造全国商业航天高地,助推我省商业航天产业加快崛起。

  最早获批的国家级商业航天基地

  对武汉而言,商业航天产业的主战场一直在新洲区。

  2016年8月,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航天科工集团落子新洲。由此,新洲建设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并成为相关国家发展战略承载地,被命名为“中国星谷”。

  今年1月5日,武汉国家商业航天基地(中国星谷)实现中国航天发射首个开门红,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天目一号星座4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了国内商业卫星星座最快组网纪录。这里生产的快舟火箭正式迈入批量生产、批量总装、组批发射的产业化“快频”发射阶段。

  一路之隔,也是热火朝天。年产240颗卫星的卫星产业园正在“下饺子”,实现全自动批量化生产,以满足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

  从过去的菜园子到占地面积68.8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拓荒者们可谓筚路蓝缕。如今,沿着航天大道,火箭产业园、卫星产业园、行云工程、磁电产业园……10多个产业集群拔地而起,星罗棋布。经过7年建设,武汉国家商业航天产业基地的产业主链已经基本成型,擦亮了湖北打造商业航天产业的金字招牌。今年上半年,又有一批新的配套项目落地开工建设。

  去年14个省市出台支持政策

  谈到商业航天,绕不开美国商业航天公司——SpaceX,创始人是大名鼎鼎的马斯克。其火箭可复用技术的首次成功运用,大幅度降低了航天活动的成本。

  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的降低,商业航天领域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和变革,呈现出万亿级的广阔市场。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其定义为新增长引擎和新质生产力,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近年来,商业航天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截至目前,国内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经超过500家,2019—2023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由0.84万亿元增长到1.94万亿元。今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大关。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我国就有14个省市出台政策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如北京市出台了未来产业创新实施方案以及航天产业发展计划,上海市出台了布局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设备等全产业链行动计划等政策。

  今年以来,全国商业航天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北京、上海、海南、陕西、安徽等地,重点政策接踵而至,纷纷加码助力。除此之外,商业航天领域吸引了大量风险投资,在近3年的国内商业航天赛道中,火箭制造和卫星制造的融资数量和披露金额都是最高的。

  鼓励“揭榜挂帅” 遴选应用场景

  今年5月,我省发布《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商业航天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到2028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项以上,全省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争取突破1000亿元。

  在此基础上,武汉结合火箭发射、卫星制造、北斗导航等科技领先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一体化整体推进。瞄准产业链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以一盘棋的思路,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集群的“加速跑”。

  《措施》一大看点是“揭榜挂帅”。以“军令状”等方式支持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发、卫星通导遥一体化、航天配套分系统、空间信息应用等商业航天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给予单个项目最高3000万元支持,并赋予技术路线自主选择权和资金使用支配权。

  “激励性很强,对于我们正在进行中的火箭重复回收试验研发可谓‘及时雨’。”作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先遣队”,位于武汉“中国星谷”的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成功完成重复使用技术垂直起降试验,研发人员正在自研最前沿的商业航天赛道——液氧甲烷发动机,该发动机可作为“心脏”,应用于未来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

  商业航天能够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实用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有大量的应用场景,从而降低成本,不断改进并与市场接轨。为此,《措施》提出,扩大商业航天场景应用开放,每年遴选10个商业航天应用示范场景项目。同时,支持商业航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领域。做大做强武汉卫星数据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放开城市、农业、气象、交通等实用领域,大力拓展卫星遥感影像应用场景落地。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