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创新交出高质量成绩单
把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湖北科技创新交出高质量成绩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通讯员 姜胜来 丘剑山
今年6月底,从北京传来喜讯,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成功揽得中国科技界“含金量”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让湖北在迈向科技强省的路途上再添底气。
没有青藏高原,难有珠穆朗玛峰。科技攀登同样如此,湖北19个主持的通用项目获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创历史新高。
“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起这一光荣使命”……湖北,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荆楚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力书写科技创新“新答卷”,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注册申报4624家,同比增长18.9%;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883亿元;29项“尖刀”技术攻关项目全部实现阶段性目标,在功能涂层材料、脑机接口、闪存芯片、手术机器人等领域都实现突破。
夯实科创底座,铸造大国科技重器
仲夏时节,万物勃发。
沿光谷科创大走廊主轴高新大道一路向东,科创园区集聚成片,光谷科学岛首个大科学装置——深部岩土项目正冲刺封顶,湖北首个国家实验室——汉江国家实验室正加紧前期工作。
光谷科学岛上,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又名“中国地镜”)、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又名“神农设施”)等大科学装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
大科学装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瞄准重要科技目标的利器。
“中国地镜”将在年内竣工,投用后,可大幅提升我国深部工程技术领域创新能力。“神农设施”将建成国际最大规模、最高通量、最精准的作物表型组鉴定设施,成为育种技术迭代升级的“神器”。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决定着一个地区创新体系的深度和厚度。对于推动前沿技术突破、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围绕“国家所需、湖北所能”,近年来,湖北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实验室等为核心的高能级创新平台,有效集聚技术、资本、人才、产业。
今天的湖北,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以“1家国家实验室+10家湖北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477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技矩阵加速形成。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由我省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获奖数量增长111.1%,数量和含金量实现历史性突破。
从光谷科学岛沿未来一路向北行进,约6公里即到达湖北九峰山实验室。今年2月,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在这里下线。关键技术加快突破,今年上半年,湖北1603项基础研究项目启动,29项“尖刀”技术攻关项目全部实现阶段性目标。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综合性能国际领先,7nm车规级芯片“龙鹰一号”成功商用,全球首台用于肌骨的新式B超即将进入临床,全国首台大型3D超声断层成像设备实现产业化,ARC生物菌剂实现花生增产19%、大豆增产15%。
科技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让算力资源像水、电一样赋能千行百业,用“最强大脑”培育出更多新质生产力。建成仅5个月,宜昌点军智算中心的300P算力资源已经实现全消纳,与无问芯穹、爱奇艺、贝式计算等多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及行业大模型企业达成算力合作,带动算力生态协同发展。
在武汉,投入运行已3年的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规模从最初的100P(1P=每秒1000万亿次浮点运算能力),扩容至现在的400P。目前,已吸引300多家企业入驻,联合孵化出200余项场景化解决方案,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数字农业、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应用场景。毗邻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有一栋形似巨型“CPU”的建筑——武汉超算中心,于2022年11月投入运行。在德国汉堡举办的ISC2023大会上,公布的Graph 500全球排名显示:武汉超算中心在单源最短路径(SSSP)的排名榜单中位居全球榜首,在宽度优先搜索(BFS)的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二位、中国第一位。
据统计,截至6月底,全省人工智能企业超995家,较2023年底增长46%。1月至5月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360亿元,预计全年突破1100亿元。
近年来,湖北系统谋划产业创新,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相继出台。
无独有偶,我省锚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与研发;省科技厅实施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4个阶段的企业,分别对应实施“育种计划”“蹲苗计划”“成林计划”“参天计划”四类计划,共20条支持举措。截至目前,我省在29项“尖刀”技术攻关项目全部实现阶段性目标,相继在功能涂层材料、脑机接口、闪存芯片、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实现突破。
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扶持与财力投入,让我省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1月至6月全省发明专利授权16903件,同比增长18.11%,其中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同比增长20.3%,占比提升1.13个百分点。1月至5月,全省12家国家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279.73亿元,同比增长6.49%。科创企业数量稳步增长,1月至6月,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4299家,完成年度目标的53.9%;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在孵企业和新入驻创业团队624家。
打通成果转化链条,半年技术交易2883亿元
“我们自己研发了2年也没有攻克的难题,通过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联系上湖北珞珈实验室后,双方联合攻关,不到3个月迎刃而解!”日前,武汉锐进铁路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王立,谈起与湖北珞珈实验室惯性测量团队的相遇,连连感叹“相见恨晚”。
为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湖北进行大胆探索,实施“统一赋权”“固定收益分配比例”等一系列举措,一方面为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松绑;另一方面帮助科创企业实现技术、人才、金融等全链条创新要素的智能匹配,成效明显。
2020年,湖北工业大学成为全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院校,全面简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学校仅提取4%的收益或10%的对应股权,其他收益全部归成果完成人所有。改革3年间,该校相关技术交易总额达到9.1亿元,超过过去6年的总和。
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成立仅半年,入驻企业33427家,对接需求8330项,成功“撮合”3925项合作。
供需对接更加紧密,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今年1月至6月,湖北实验室发布标志性成果20项,集中签约项目15项,签约金额52.83亿元;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2883.50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2.42%。
激光雷达,被誉为自动驾驶的眼睛,是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产品之一。武汉万集光电自主研发的全球最薄车载激光雷达,扫描距离提升了50%,识别精度达到3厘米,刷新行业新高度。今年,该公司计划量产研发成果,依托“创新积分贷”,他们获得了1000万元最高额信用贷款。
在湖北,科技金融日趋活跃,科技投入更加多元。获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3.22亿元,全国排名第四。全省3525家企业入围国家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对象,全国排名第二。1月至5月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7.4%和20.2%,科技担保同比增长58.9%。金融机构运用创新积分发放贷款345亿元,同比增长15%,覆盖科技型企业4500家。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