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财报发布,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谁更欢喜谁更愁?

作者|武静静

过去一周,腾讯、百度、阿里相继公布了2023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第四财季(截止2023年3月31日)营收20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第一季度,腾讯实现营收1499.9亿元,同比增长11%,百度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10%。

与之相应的,三家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云业务数据也正式公开。数据显示,本财季,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阿里云业务分部的收入为人民币185.82亿元,占总业务的比例为9%,同比下降2%;腾讯云所属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Q1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14%,企业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速转正;百度智能云在本季度实现了盈利(non-GAAP),收入同比增长8%至42亿元。

这些数据背后与云市场行业的变化息息相关。2022年,阿里云虽然一直稳坐在国内公有云第一的行业座位上,但被后来者华为云和中国电信天翼云步步紧逼。而在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中,不管是IaaS市场还是IaaS+PaaS市场,此前一直排名第二的腾讯云也首次跌出前三,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阿里云、华为云、中国电信天翼云、腾讯云和AWS。

各家的差距正在一步步收窄,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想方设法的增长成为了所有云厂商当下的头号命题。近期,阿里云、腾讯云、移动云也纷纷宣布大降价,价格战愈演愈烈。其中,阿里云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降价,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腾讯云产品价格降幅最高将达40%;移动云部分产品线最高降幅高达60%。

当红的大模型技术也给云厂商提供了新的产品“武器”来参与到这场竞争中,阿里、腾讯、百度纷纷释放出要用大模型技术把所有产品重做一遍的信号来吸引新的客户。一直打着智能云旗号的百度作为后来者也在迅猛发力,乘势追击。

从IDC年发布的《2022H1中国AI云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来看,百度智能云市场份额占比28.1%,在这个细分领域已经连续四年位列第一。

挑战和机会并存,此次,根据2023年Q1财报中披露,「甲子光年」梳理了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中最新的业绩变化,试图探究当前行业竞争焦灼的其中一面。

1.阿里云:Q1收入下滑2%,计划未来12个月内上市

当下,阿里最重磅的动作,就是分拆重组计划。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张勇对外称,将在未来12个月将阿里云智能集团从阿里集团完全分拆并完成上市。同时,阿里云智能集团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

阿里云的压力很大。Gartner 2022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排名,阿里云全球排名第三,在亚太市场排名第一。阿里云在全球28个地理区域运营着86个可用区,服务全球超过400万客户。虽然公司一直在国内公有云市场位列第一,但近年一直受到增速下滑和市场占有率的被挤压的困扰。

2022年下半年,阿里云在国内公有云市场份额已经出现下滑。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IaaS方面,阿里云市场份额从2021年下半年的37.8%下降到32.6%;IaaS+PaaS方面,从从2021年下半年的36.7%下降至31.9%。

与之相对应的是过去几年阿里云营收增速的逐年走低,财报数据(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显示,从2019财年到2022财年四年间,阿里云的营收增速分别是84%、62%、50%、29%,一路在下降。

最新的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本财季,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阿里云业务分部的收入为人民币185.82亿元,占总业务的比例为9%,同比下降 2%。

财报中提到了云业务收入下降的两个方面原因:混合云项目受到1月份疫情反覆影响导致延迟交付;一个头部客户基于非产品因素,逐渐停止其国际业务对阿里云海外服务的使用。

同时,阿里云也表示云业务构成正在多元化,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收入同比增长稳健,增长主要由金融服务、零售、媒体和汽车行业所带动。

乐观的一面是,至少在过去一年,阿里云实现了连续第二年的盈利。财报显示,2023财年,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云业务收入人民币772.03亿元,经调整EBIT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一种利润衡量指标)人民币14.22亿元,同比增长24%。

为了实现增长这一目标,阿里云的打法正在“改守为攻”,率先采取降价方式直面市场竞争,这也是在全球云计算的市场竞争最常见的一种策略。此前AWS在2016年就表示,降价是核心策略,自2006年上线以来,AWS在10年内降价52次,之后微软云和谷歌云也进行了数次降价措施。

产品定价方面,近日阿里云宣布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涉及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产品。张勇表示,阿里云致力于让算力更普惠,这次大规模降价是希望将技术红利更多回馈给客户和伙伴,持续降低用云成本,扩大云的市场空间。简言之,还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增长,坐稳第一的位置。

同时公司正在试图借助新推出的大语言模型(LLM)通义千问,提供新的大模型服务。随着通义千问全面融入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内所有的业务应用程序中,阿里云希望借助大模型,带动各类模型训练和服务所需要的高性能算力的增长,为公司长远发展构建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超过20万家企业申请接入通义千问测试。

此外,阿里增长的另一个砝码是扩大伙伴阵营。为此,在2023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阿里云面向合作伙伴发布了推广佣金计划等多项举措。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阿里云与12000家伙伴服务了超过45万客户,有300多家合作伙伴在阿里云上年销售额过千万,超过900家伙伴增速超过100%。过去五年,阿里云伙伴业绩规模从25.8亿增长至192亿,五年增长超7倍。

目前看来,降价、发力大模型、扩大伙伴等举措,是阿里云应对市场竞争的三张牌,究竟效用几何,还要静待后续。

2.腾讯云:公有云市场份额首次跌出前三

相比阿里云还能稳坐第一的行业宝座情况来看,已经被华为云赶超的腾讯云面临的局面更紧张。在去年《腾讯云成长的烦恼》的文章中,「甲子光年」分析了腾讯云的困境和焦虑。

2014年开始,腾讯云就成为了国内仅次于阿里云的第二大云服务商,其在2017年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0.3%,当年华为云的市场份额占比甚至都没有超过1%。如今,根据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数据,在IaaS和IaaS+PaaS市场,腾讯云已经跌落到第四。不仅被华为赶超,也被中国电信天翼云赶超。

最新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腾讯云所属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14%。财报中只透露了企业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速转正,背后,除了涉及部分云服务销售额增加外,还与视频号直播带货交易相关的技术服务费首次创收有关。自从2020年,腾讯不再单独公布腾讯云的收入之后,具体腾讯云的收入和增长情况属于未知,在此之前,腾讯云2018年、2019年的收入分别为91亿元、170亿元。

值得的注意的是,腾讯在财报中提到,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速转正,毛利率显著提升。其中还提到,在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方面,腾讯正利用其在云基础设施、数字地图和三维渲染技术等领域的专业能力,助力大型交通项目的数字化升级。

此次毛利率的提升,也与腾讯在2021年之后转变了云业务的重点方向有关。2021年,腾讯在财报中释放了云业务战略重点的变化:IaaS及PaaS的发展重点从纯收入转向追求利润;SaaS被选为云业务的新发展方向,商业化成功是核心目标,节奏是优先扩大规模而非追求收入。腾讯公司现任执行董事、总裁刘炽平去年提到:为了改善盈利能力,标准化程度高的PaaS、SaaS业务是接下来腾讯云重点发力的方向。

在2022年底,马化腾就公开说:“不要被人家奚落两句,说云业务是不是被华为给超过了,你才老三了(你就忍不住),无所谓!我们不着急,千万不要上当”。他谈到,要全力支持放弃集成商角色,转而做自研产品被集成的战略。

2022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曾提出,腾讯云将从集成方转向被集成方——“宁要150斤的强壮,也不要200斤的虚胖。”

他觉得,这是此前腾讯走的弯路:“过去几年,腾讯在一些总集项目中,发生过因为第三方产品项目付验收出了问题,导致项目延期、成本大大超出预算的情况,乃至回款超期甚至(成为)坏账。下游的供应商因此承担巨大现金流压力,这些风险一层层转下去,潜在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腾讯云在销售过程中,正提高自研产品的销售占比,减少分包项目,以此提高销售的毛利。

但这种“瘦身”的选择还需要时间来跑通。目前,面对行业竞争的日益白热化,腾讯云也不得不入局价格战之中。

上周,腾讯云宣布对多款核心云产品降价,降价政策将在6月1日正式生效。

据了解,腾讯云此次降价的产品包括三大类:云网络,数据库,云安全。其中腾讯云将针对部分区域云服务器实例特惠时长进一步加大折扣力度,价格降幅为40%。

腾讯在电话会议中提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服务器和带宽等的投入成本普遍下降,云厂商都在使投入成本的下降惠及客户。腾讯将继续加大在云服务市场的竞争优势。“价格是其中一个方面,但不是唯一的方面。”在腾讯看来,腾讯云降价仅影响收入的一小部分。其中,降价的都是IaaS产品,最近几周在行业中广泛宣布的降价都适用于长期预付合同,这些主要是针对于中小型企业,而不是大型企业。

腾讯也在电话会议中谈到,公司在人工智能基础模型方面的进展良好,未来大公司都会有一个基础模型,并面对B端和C端用户推出。同时,许多创业公司将创造更多行业的垂类模型,并带来新的APP,腾讯各产品团队目前亦在着手设计一些有趣的产品。

由此可见,面对焦灼的云市场竞争,腾讯走的求利润的稳步路线。“我们是一家结构上更具成本意识、效率更高的公司,这应该有助于提高利润率。”腾讯称。

3.百度智能云:Q1首次盈利,“大模型”增长尚未显现

相比阿里云和腾讯云的压力,后来者的百度智能云业务的基数小,增长后劲也足,其正在借助智能的技术迅猛增长。数据显示,智能云是百度2022年增速最快的业务,2022年前三季度,智能云同比增长23%,远超同期云厂商10%的增速水平。

最新财报显示,百度智能云在2023年Q1实现了盈利(non-GAAP),收入同比增长8%至42亿元。这也是百度智能云八年来的首次盈利。百度称,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百度智能云专注于可持续增长,提高经营健康度。与此同时,百度智能云持续为关键客户构建标准化、规模化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推动了智能云利润的增长。公司透露,3月,百度智能云销售线索同比增长超过400%。

“智能”是百度云的招牌,2019 年开始,百度智能云明确其差异化的打法是: AI +云;2020 年,百度宣布云智一体战略;2022年,百度智能云发布了全新战略“云智一体,深入产业”及“云智一体 3.0”架构,包含从最底层的昆仑芯片到深度学习框架飞桨,再到上层基于大模型的各种 AI 算法。

公司也一直在AI云服务市场这个细分领域占据头部位置。IDC年初发布的《2022H1中国AI云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74.6亿元人民币,占AI软件整体市场的16.5%,较2021年呈上升趋势。其中,百度智能云市场份额占比28.1%,连续四年第一。

IDC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74.6亿元人民币,从增速来看,对话式AI、NLP是AI公有云市场增长最快的两大子领域。AI公有云市场包含人脸人体识别、图像视频、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对话式AI、机器学习平台等。其中,百度在图像视频领域和人脸人体领域的细分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

当下火热的大模型将会进一步拉动AI公有云市场的增长,百度智能云也有机会借此进一步乘势追击,进一步收窄与头部云厂商的差距。今年3月,百度发布了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之后,还面向企业开发者推出了文心千帆大模型平台。「甲子光年」在《百度步谷歌后尘:文心一言发布,股价最高跌去近10%》一文中详细报道了其中细节。

李彦宏已经在很多公开场合表示了借助大模型颠覆云计算现有格局的野心:“大模型是Game Changer,它会彻底改变云计算的游戏规则。过去,云计算主要卖算力,看速度、看存储,今天,云计算公司主流商业模式从IaaS变为MaaS(模型即服务)。”

他提到,百度是全球为数不多、在“芯片-框架-模型-应用”四层进行全栈布局的人工智能公司,从高端芯片昆仑芯,到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再到文心预训练大模型,到搜索、智能云、自动驾驶、小度等应用,各个层面都有领先业界的自研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在四层架构的每一层都有领先产品的公司几乎没有,这是百度非常独特的优势。后续,芯片、框架、大模型和终端应用场景可以形成高效的反馈闭环,帮助大模型不断调优迭代,从而升级用户体验。”李彦宏说。

目前,文心一言带动的智能云业务的增长尚未体现在财报中,合理预估基于3 月发布了文心一言(ERNIEbot),以及之后C端和B端的云服务开放,接下来,大模型会给百度智能云带来进一步的增长。百度披露的最新数据是,已有超过300家生态伙伴参与文心一言内测,在400多个企业内部场景取得测试成效。

云计算竞争中,后发的百度在快跑向前。

新的大模型技术变数,新的宏观环境变化,格局待定,云计算的新一轮战局正在拉开帷幕。